首页 资讯 正文

甘肃镇原:黄土塬上绘新绿 生态惠民谱华章

体育正文 58 0

甘肃镇原:黄土塬上绘新绿 生态惠民谱华章

甘肃镇原:黄土塬上绘新绿 生态惠民谱华章

仲夏时节的(de)甘肃省(gānsùshěng)镇原县,327国道两侧绿浪翻滚。驱车行驶其间,宛如穿梭(chuānsuō)在绿色(lǜsè)画廊(huàláng)之中。这片曾被水土流失困扰的黄土塬,如今正以80万亩新造林和162平方公里流域治理的景象,融合生态与旅游,书写着镇原县从生态修复迈向生态惠民、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。 镇原县生态良好(liánghǎo)(镇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) 在镇原县殷家(yīnjiā)城乡李园子村的山梁上,护林员李生龙感慨道:“10年前这里植被稀疏,如今连山风都带着青草香,每一寸绿都值得珍惜。”李生龙守护的这片山林(shānlín),正是镇原县生态巨变(jùbiàn)的缩影。 生态建设的背后(bèihòu)是制度创新。镇原县(zhènyuánxiàn)建立起覆盖县、乡、村、组四级(sìjí)的林长体系,包括林长会议制度、信息公开制度等配套制度,还设立了市、县、乡、村林长公示牌,明确了各级林长的职责和任务,为镇原县的生态文明(wénmíng)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。 同时,镇原县遵循(zūnxún)“春有(chūnyǒu)花、夏有荫、秋有果、冬有(dōngyǒu)绿”的规划理念,从多个环节入手,精心组织、严格把控,不仅注重造林绿化的每一个细节,还实行了“三包三定”制度,确保每一片新绿都(dōu)能茁壮成长。目前,全县已成功完成4.4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,同时对1.5万亩的草原进行了生态修复(xiūfù)治理。 “过去河道里堆满垃圾,现在水清了,鱼虾也(yě)回来了。”在茹河岸边,镇原县南川乡河李村村民(cūnmín)胡利民指着整治后的河岸说。 镇原县吴家沟水库(shuǐkù)(镇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) 近年来,镇原县创新推行河长制,55个河湖顽疾在三级河长督办下彻底解决。河道专项整治中,清理(qīnglǐ)砂石料200余吨,修复(xiūfù)采砂残区9处,滩涂复垦百余亩,新栽的200余株树苗在河岸迎风舒展(shūzhǎn)。 治河带来的(de)不仅是生态红利。镇原县振泰矿产资源公司通过科学清淤疏浚,让河道恢复自然生态功能的同时,探索出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。河畅、水清、岸绿的生态廊道(lángdào),正在转化(zhuǎnhuà)为惠及民生的旅游廊道。(张凡(zhāngfán)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(xiǎoshí)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(yě)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(yuánchuàng)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甘肃镇原:黄土塬上绘新绿 生态惠民谱华章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